秋季養生吃什么 “四大名補”不能少
四大名著與養生。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别B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勿以善小而不為,養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四季養生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秋季養生吃什么 “四大名補”不能少”,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進入秋季時節,天氣漸漸轉涼,太干物燥,我們的身體也變得“脆弱”起來,稍不留神就會感冒、咳嗽,肺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在這個季節也容易復發。因此,秋季要適當“進補”。那么秋季吃什么最補呢?事實上,真正的“養生高手”,并不是那些名貴的中草藥材或保健品,而是我們身邊一些非常普通的食材。今天給大家介紹四種食物,只要搭配得當、正確食用,稱得上秋日“四大名補”。
1、蓮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古人認為它“享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
蓮子能夠幫助清熱降火。特別是對于心火旺盛的人來說,吃蓮子能夠有效降心火、清心安神,另外對于因為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瘡也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蓮子能夠幫助防癌抗癌。蓮子中含有的氧化黃心樹寧堿能夠有效抑制鼻咽癌,另外子宮癌、肺癌患者也可以通過喝蓮子粥來幫助滋補身體,抵抗癌細胞。
2、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歡迎的零食,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豐富的營養成分。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毖彳洘o力,主要是腎虛所造成的,栗子為腎之果,食之則能益腎。栗子能緩解因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四肢無力、尿頻、胃寒腹瀉等癥。
栗子生食有止血功效,可緩解吐血、衄血、便血等一切血證;生栗子搗研涂敷,可輔療瘰疬解毒,筋骨腫痛及刀傷。
膳食適當佐以栗子,有助于緩解腰肌勞損、腰腿部關節炎、腳氣病、消化功能減退、口角炎、舌炎等癥。
3、芡實
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仁,又稱“雞頭米”、“雞頭”等,在南方較常見。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其補腎效果強于山藥,祛濕效果優于紅小豆,鎮靜效果強過蓮子,可以說是一種被埋沒的補益佳品。宋代文豪蘇東坡的中,有一條就是吃芡實。
鮮芡實或干芡實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熬粥、煲湯或與蓮子、山藥、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芡實搭配燕窩蒸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使人們氣色更好。此外,把鮮芡實去皮后凍在冰箱里,還可較長時間保存食用,補腎效果更好。
4、花生
花生是一種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長生果”的美譽?!侗静菥V目》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適合脾虛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紅衣(即花生皮)補氣止血的作用更強,因此,需要補血的人可挑選紅衣更多的小?;ㄉ?,而煮粥、打花生漿則可以挑選大粒的花生。此外,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殼煮水喝,還有一定的降壓效果。
花生中富含色氨酸,是5-羥色胺合成的必需成分,而5-羥色胺是一種重要的調節情緒的成分。如果神經細胞缺少5-羥色胺極易出現抑郁癥狀,而食用花生即可改善。
花生中富葉酸,在備孕期間吃花生可以補充葉酸,防止胎兒畸形;而且孕婦食用花生可以降低小兒患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如小兒哮喘。
相關推薦
秋季養生“四大名補”幫助你
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上去了,對于自己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關注了,秋季是一個需要調養的季節,這個季節應該多補水,多吃營養的食物,特別是養胃補腎的食物,很多的食物對于健康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秋季應該多吃下面這些食物,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蓮子。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所以秋季應該吃這樣的食物,既可以有滋補的作用,哪個是還可以健脾胃,常吃對健康有很大好處。
芡實。又稱“雞頭米”、“雞頭”等,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而且還有補血的作用,有效的防止秋燥帶來的各種健康的問題,常吃這樣的食物是秋季最適合的選擇,是你健康的一部分。
栗子。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歡迎的零食,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豐富的營養成分。從古至今,都有記載著這樣的食物對人體的功效和作用,比如說有健脾養胃的用,同時還有補腎的效果,秋季不妨吃這樣的食物,也是健康的一種選擇。
花生?;ㄉ怨畔碛小伴L生果”的美譽?;ㄉ蠹叶汲赃^的,可以有補血的作用,同時吃法有很多,比如說煮著吃,或者是燉湯,煮粥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用醋泡花生還有降壓的效果,秋季中老年人可以適當食用。
上面的這些食物都是適合秋季養生的種類,而且是非常有利用價值的食物,比如說蓮子啊,栗子花生等等這些食物既可以養胃健脾,又有補腎的作用,平時的適合也可以多吃一些這樣的食物,對健康有幫助,而且還有防止疾病的作用,不妨來試試吧。
秋天養生 就找“四大名補”
秋補正當時 到底補什么?
俗話說“秋天進補,春天打虎”,可見秋天是一年中最適合進補的季節。夏天過后,進入了秋季,人體內“營養庫”的儲存經過夏季的消耗有待補充, 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也有待調整。從氣候看,秋季是冷熱交替的季節,自然界陽氣逐漸衰弱, 陰氣慢慢生長,各種疾病開始進入高發階段,人體還要準備接受漫長寒冬的考驗,所以不要錯過秋季進補的良機。中醫專家建議,即使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秋季也應該拿出一個月的時間來調理身體。
秋季進補,一般稱為“引補”或者“底補”。因為一方面是在為冬季進補打基礎、做準備,所以秋季必須健脾胃,使經過夏季消耗的身體逐漸強壯起來,以接納冬天的滋補。另一方面,秋季要調整臟腑的功能,增強身體抵抗力,以適應漸漸寒冷的氣候,預防冬季疾病。此時可以選擇氣血雙補的方法,幫助氣血通暢,促進身體臟器功能。而且,女性隨著社會責任增加,身體、心理壓力也會增大,一些補血、養血幫助女性抗衰老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十全大補湯 最解疲勞
出身來歷:氣血雙補名方。說起十全大補湯的來歷,要遠到宋代。宋朝的皇帝非常重視健康,讓各地的老百姓向朝廷獻醫書或醫方,然后命令太醫局醫官整理出書,于是就有了我國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成藥方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部書里收錄的很多方子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使用,十全大補湯就是其中一個流傳較廣的方子。它在韓國也很有名,我們經??梢栽陧n劇中看到用十全大補湯調理。
●名方組成
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當歸、川芎、黃芪、肉桂10 味中藥組成。
●有何功效
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有補氣的作用,熟地、白芍、當歸、川芎可以補血、養血,再加上溫補的黃芪、肉桂,成為一個溫補氣血的進補名方,對氣血不足、飲食減少、久病虛損、面色萎黃、肢膝無力、精神倦怠都很有效。
●我們怎么用
十全大補湯用法比較多,可以作為滋補藥直接吃,一般藥店都有成品出售,名為十全大補膏或者十全大補丸,也可以加肉類食材做成藥膳食用。
1. 緩解疲勞:現代社會人們壓力大,身體和心理負擔都比較重,因此很容易導致氣血不足。韓國人特別喜歡用十全大補湯來舒緩神經、解除疲勞,很多傳統茶飲店將它制成一款茶品,更方便人們隨時飲用,補充體力。
2. 術后調理:一般在手術中,會導致身體氣血受傷,往往術后可能出現氣血兩虛的情況,有時甚至影響手術傷口的恢復。此時用十全大補湯的原料加肉食煲湯,每天服用,可以增強體內的氣血,促使身體恢復加快。
3. 預防癌癥:日本人經過研究, 認為十全大補湯有抗癌作用,也可以作為放療、化療及術后康復的輔助用藥。你可以直接從藥店買用料更講究的十全大補膏,每天早晚各服用一茶匙,幫助身體調理氣血。
●特別提醒
十全大補湯偏于溫補,如果有手腳心發熱、夜間經常出汗、口干舌燥、舌質偏紅舌苔少的癥狀,說明是陰虛的人,不宜服用,否則會“火上澆油”。此外,感冒時不宜服用補藥,以免使病情變得復雜。
4
秋天養生 就找“四大名補”(3)
八珍糕 最宜秋養
出身來歷:御用健脾方。明朝中醫外科大師陳實功一生注意脾胃的保養,壽命達到了80 多歲,他留下八珍糕這個方子,并稱贊它“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壯助元陽,培養脾胃,妙難盡述”。清朝御醫將這個方子獻給了乾隆皇帝,他服用后,不但說好,還一直堅持服用。據中國歷史檔案館所藏《上用人參底簿》記載,乾隆經常服用八珍糕,如果沒有了,還親自朱批讓太監們趕快去做,可見非常重視。
●名方組成
陳實功的方子是:人參、山藥、茯苓、芡實、蓮肉、糯米、粳米、白糖、白蜜。清朝御醫獻給乾隆時,增加了白術、白扁豆、薏苡仁三味藥,這就是現在的八珍糕。
●有何功效
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是生活更加不規律,因此脾胃出現的問題更多調理身體從脾胃開始,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路。在八珍糕中,山藥、蓮子肉、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實都是補脾的食物,在補足脾胃之氣的過程中,它們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這些食物藥性平和,補養非常和緩,很適合消化功能不良腹瀉的人食用。
●我們怎么用
1. 秋季調養: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八珍糕成品,例如蘇州的方子據說是經過清代名醫葉天士審定的,西塘、紹興的八珍糕是當地的傳統小吃。秋天的早晨,每天吃一塊八珍糕,可謂是這個季節最好的保養方法。
2. 四季補脾: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強勁,吃下的食物才能更好地吸收。中醫認為,脾胃虛弱的人四季都可以食用八珍糕補脾。原料有人參6 克,茯苓、白術、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薏米各100 克,粳米面、糯米面各200 克,白糖200 克,白蜜適量。將各種原料碾碎,和粳米面、糯米面拌在一起,蒸成糕餅,經常食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
秋天養生 就找“四大名補”(2)
烏雞白鳳丸 最補女人
出身來歷:婦科調補名方。目前已有百年歷史,是古書《壽世保元》中收錄的方子,這本書的作者是明代太醫院的御醫龔廷賢。萬歷年間,魯王妃患膨脹病,腹大如鼓,左肋積塊刺痛,經太醫多方治療,均不見效,生命垂危。后來龔太醫開了一個方子,王妃終獲痊愈?;实厶刭n龔廷賢“醫林狀元”匾額一塊,譽為“回天國手”。
●名方組成
由烏骨雞、人參、黃芪、丹參、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熟地、香附、鹿角膠等20 味中藥制成。
●有何功效
烏雞白鳳丸中最主要的藥物是烏骨雞,《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滋補身體虛勞羸弱的作用,特別是對女性的氣虛、血虛、脾虛、腎虛等癥尤為有效?,F代醫學研究也認為烏雞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賴氨酸、蛋氨酸和組氨酸,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和抗衰老。其他藥物中,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川芎、香附滋補肝腎,養血調經;人參、黃芪、山藥、甘草補氣健脾;鹿角膠溫腎助陽,益精養血;鱉甲、天門冬、銀柴胡滋陰清熱。多種藥物配合,發揮了氣血雙補、陰陽兼顧、肝腎同調的作用,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滋補方子。
●我們怎么用
1. 調理月經:月經不調有多種原因,烏雞白鳳丸主要對氣血兩虛、陰精不足所引起的月經不調效果明顯,一般表現為月經量少、顏色淡、質地稀,患者身體瘦弱、乏力氣短、頭暈、面色發黃或沒有光澤。
2. 產后調理:產后女性會出現血虛的情況,導致面色蒼白、心慌、疲乏無力,烏雞白鳳丸有補氣養血的作用,非常適合女性在這個階段調理使用。不過,最好在出血停止后使用,因其中的香附、丹參、川芎等藥物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會延長出血時間或增加出血量。
3. 預防“早更”:中醫認為,女性腎氣不足時容易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因此滋補腎氣可以預防“早更”出現,并改善更年期綜合癥的癥狀。
4. 男性也能用:中醫的方子講究的是對證,沒有男女的限制。男性患上氣虛或血虛類型疾病時,也可以服用烏雞白鳳丸,例如慢性肝炎、胃下垂、盜汗、前列腺增生、陽痿。
●特別提醒
在有外感期間,或者體內有濕熱的人,不能服用烏雞白鳳丸,此時應該以驅邪為主,滋補的藥物要慎用。
秋天養生 就找“四大名補”(4)
四物湯 最養顏
出身來歷:中醫養血第一方。最早出自唐代《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記載,當時有位藺道人隱居在一個小山村,機緣巧合,他把治療外傷的經驗傳授給了鄰居,后來這位鄰居成了外科高手,并把道人傳的方子出版成書,就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其中就有四物湯,因為活血、養血效果很好,這個方子就廣泛地用開了,后來更成了中醫養血類方劑的祖方。
●名方組成
四味中藥:當歸、熟地、川芎、白芍。
●有何功效
四物湯是既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調經的常用方劑,血虛者可用來補血,血瘀者可用來活血。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少女性因月經不正常而影響生活,四物湯可幫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塊,并減輕腹脹腹痛,使經血排出順暢。此外,四物湯更可補充鐵劑,減少月經來潮時的貧血、頭暈目眩及經血不出的狀況。
另外,四物湯可以滋潤肌膚、防止老化。四物湯的方中組成多為溫補的行血劑,如果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服用,有助于氣血通順,減少手腳冰冷癥狀,并使臉色紅潤、肌膚光滑,減緩生理機能老化,使人看起來更為年輕。
●我們怎么用
1. 生理期調理:臺灣女生普遍習慣用“四物”來調養身體,大S、吳佩慈都很推薦四物湯。你可以在生理期結束后喝四物湯,早晚各一次,連續喝一周,有助于補血養血,讓身體恢復過來。
2. 改善月經過多:四物湯是養血的祖方,并由此衍生出無數的“子方”、“孫方”,其中較著名的是桃紅四物湯,增加桃仁、紅花兩味,專治血虛血淤導致的月經過多,還能對付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
3. 補身養顏:你可以將四物湯當作調料,用紅棗、枸杞、冰糖掩蓋濃重的中藥味,再加入雞肉、排骨等肉食,做成滋補藥膳,可以幫助氣血通暢,使臉色紅潤、肌膚光滑,補身又養顏。
●特別提醒
四物湯雖然平和,但是也是藥物,所以只有在血虛瘀阻的時候,才可以使用,當身體沒有氣血陰陽上的偏差時,不要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