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穴位養生
2019-10-06夏季感冒俗稱熱傷風,感冒多因外邪侵襲人體所引起頭痛、鼻塞、噴嚏、惡風寒、發熱、脈浮、鼻涕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感冒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節為多,有一定傳染性。病情輕者稱傷風;病情重者,且在一個時期內引起廣泛流行的,成為流行感冒.
為什么會得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原因一抵抗力下降
1、夏天,食欲減退,主要以清淡食物為主,影響了蛋白質的攝??;
2、由于天氣熱,不愿運動,減少了鍛煉時間。
3、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
4、晝長夜短,悶熱天氣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導致睡眠不足;
夏季感冒原因二過度貪涼
1、戶外運動或大量出汗后,立即用冷水沖頭或洗冷水澡;
2、在樹陰、通道等通風處納涼,受了風寒;
3、屋內電扇開得過大或空調溫度調得很低,導致著涼。
夏季感冒怎么辦
勞逸結合
中醫認為熬夜易傷神和氣,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還應有適量的運動,長時間持續工
更多>>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喜歡待在空調房里,空調吹著是不是很清爽?但是大家知道 嗎?長期吹空調會導致面癱,忽冷忽熱的刺激容易誘發臉部面神經水腫,造成臉部肌肉失調,形成半臉下垂的面癱。那么面癱該怎么辦?面癱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通過中醫針灸治療,尤其是對早期面癱通過針灸取穴,把經絡的風驅除掉,效果很好,下面是針灸治療面癱的各個穴位詳解,一起來看看。
地倉穴
位于人體的面部,口角外側,上直對瞳孔。
頰車穴
人體頰車穴位于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治療面癱一般向地倉穴透刺。
印堂穴
位于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頭痛、通血絡等功效。
陽白穴
位于面部, 更多>>
穴位療法具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它之所以得到中國乃至世界的普遍認可,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臨床有效性。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神奇的穴位治病和夏季養生要關注的4個穴位。
穴位療法為什么能夠治病
穴位治病,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刺激穴位,調整人體臟腑、氣血、經絡。通俗一點來講,通過刺激激發人體的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網絡,讓人體產生自我修復,自我防御。穴位養生為什么好?好就好在不需要花很多錢,又非常安全可靠,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穴位療法多久才能看到療效
穴位療法既可以急救,也可以治療很多慢性病。急救方面最常見的,例如夏天中暑,用手指頭掐人中穴,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說胃痛,按合谷穴(手的虎口處,靠近食指側)就可以了,這個穴位可以起到急救的效果。穴位療法并不是使用很長時間后才有效果,只有一些慢性疾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治療才能起效。比如癱瘓的人,通過治療幾個療程之后會有很大程度的恢
更多>>中醫里面,按摩人體穴位被視為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能疏通經絡、通達氣血、調整陰陽。對于心血管病患者而言,按摩下面穴位對疾病控制有幫助。
高血壓:百會與太沖穴
一般來說,肝火熾盛證和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證是高血壓病最常見的證型。肝火熾盛證患者多表現為頭暈、頭脹,或頭痛劇烈、面紅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小便黃、大便秘結等。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證的患者常表現為頭暈耳鳴、頭目脹痛、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腰膝酸軟、耳鳴如蟬、失眠等。針對這兩型患者,我們可以選用太沖穴和百會穴進行穴位按摩。
穴位選擇:
1.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處,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穴。
2.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拇趾、次趾夾縫向腳背方向二橫指,即是太沖穴。
按摩方法:
力度由輕到重,循序漸進,以局部出現酸、麻、脹、痛和(或)發熱為準。每穴每次按揉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需要提
更多>>導讀:夏天來了,很多人都很容易出現上火,煩躁的情況。尤其是那些壓力大的學生一族和上班一族,更加容易出現肝火旺,心煩氣躁的癥狀。今天,小編介紹幾種按摩方法,讓你疏通經絡,降火保健。
什么是肝火?
肝火旺,中醫稱肝火上升,是屬人體內臟氣血調節出了問題,并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中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上火的程度較熱氣還重。一般所說的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癥。中醫認為火的病理可分虛實兩大類,常見的上火癥狀有心火和肝火兩種。不嚴重時,會出現皮膚干裂,口舌生瘡,心煩肺熱等。因此,肝火上升不要吊以輕心,要及時調節營養,去火養肝。平時有人在與人爭執時大發雷霆,所以也比作大動肝火,肝火旺。發脾氣也傷肝的,因此,無論遇上什么事不要發火生氣,以免傷肝。
夏季容易肝火旺盛 除此之外,肝火旺也有可能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生悶氣等都會引起肝火上升,所以調 更多>>穴位療法具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它之所以得到中國乃至世界的普遍認可,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臨床有效性。今天,我們就跟隨平安健康網中醫編輯一起,來了解一下神奇的穴位治病和夏季養生要關注的4個穴位。
穴位療法為什么能夠治病
穴位治病,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刺激穴位,調整人體臟腑、氣血、經絡。通俗一點來講,通過刺激激發人體的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網絡,讓人體產生自我修復,自我防御。穴位養生為什么好?好就好在不需要花很多錢,又非常安全可靠,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穴位療法多久才能看到療效
穴位療法既可以急救,也可以治療很多慢性病。急救方面最常見的,例如夏天中暑,用手指頭掐人中穴,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說胃痛,按合谷穴(手的虎口處,靠近食指側)就可以了,這個穴位可以起到急救的效果。穴位療法并不是使用很長時間后才有效果,只有一些慢性疾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治療才能起效。比如癱瘓的人,通 更多>>
內關穴我們把手心向上,用力握拳的時候,手腕上能看到兩根筋,兩條筋之間,距離腕橫紋兩個拇指寬度處就是內關,內關穴是心包的絡穴,一穴通兩經,具有調節情緒、調節睡眠和調節心臟的作用,夏天心情不太好的時候,脾氣大的時候,睡不好覺的時候,都可以按這個穴位。內關穴對一些胃腸問題也有調節作用,比如消化不好、惡心嘔吐。
涌泉穴涌泉在腳底,去掉腳趾頭,把剩下的腳掌三等分,在上三分之一的凹陷處,這就是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安神、促進睡眠的作用。按摩時間以5分鐘左右為宜,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按10分鐘。按摩時可以稍稍用力些,以自己能承受、并感到舒服為宜。
夏季腸炎腹瀉的穴位療法
夏天有的人好鬧肚子,急性胃腸炎比較多,胃炎嘔吐,腸炎腹瀉也比較常見,有些人上班帶盒飯,中午可能壞掉了,大家舍不得扔就吃了,還有像一些人生吃瓜果,可能會有胃腸道炎癥,怎么辦?
足三里腹痛腹瀉消化不良,這是肚腹問題,就是足三里的問題。經 更多>>
夏季是人類疾病高發的季節,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夏季五行屬火,與心相應,夏季氣溫高,人們的心火比較旺盛,容易出現煩熱不安、失眠、血壓升高等癥狀,嚴重的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夏季濕氣大,人們的脾胃虛弱,容易受到濕氣侵襲而導致腹脹、腹瀉等腸胃疾病,火克肺金,制腎水,所以夏季人們的肺氣和腎氣容易虧損,出現肺病和腎病。按摩特定的穴位,能夠幫助人們降心火、除脾濕、補腎強肺,對于確保人體夏季健康有著良好的功效。
按摩三個穴位清熱解暑
夏季心火旺盛,加上氣候濕熱,很容易引起中暑,降心火、清內熱,需要按摩心包經的相關穴位,勞宮穴和內關穴是心包經的兩大要穴,勞宮穴能夠清心瀉熱,醒神安神,是中暑時的急救穴之一,內關穴能夠寧心安神,除胸中煩熱,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穴位。
這兩個穴位每天早晚按摩兩次,每次5分鐘,就能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暑的作用。
第三個穴位是膻中穴,它是任脈的要穴,能夠幫助疏通心包經,有除
更多>>夏季是腹瀉高發的季節,一方面是因為夏季高溫高濕,腸胃致病細菌繁殖比較快,人們容易受到感染而發病,另一方面,夏季人體的陽氣集中在皮膚表層,而脾胃等內臟器官相對比較虛弱,加上夏季人們喜歡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容易導致脾胃虛寒引起腹瀉。
在夏季,經常使用艾灸來灸一下特定的穴位,可以預防腹瀉的發生,有了拉肚子的情況,使用艾灸也能很快緩解癥狀。
夏季艾灸三個穴位強健脾胃
艾灸是中醫古老的養生治病方法,古人有“大病宜灸”的說法,腹瀉雖然算不上大病,但也會給健康造成損害,使用艾灸來保健,就是利用艾草純陽和通經活絡的特性,增強人體臟腑抵御外來致病因素入侵的能力,預防和治療腹瀉,需要對三個穴位重點進行艾灸,它們分別是足三里、神闕穴和中脘穴。
足三里是胃經的要穴,有養生第一大穴之美譽,艾灸足三里,在為人體大補元氣的同時,也會增強腸胃的活力,緩解腹瀉的癥狀。
神闕穴也是具有補益作用的重要穴位,它位于人體中間,能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