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運動養生
2019-10-07蘇軾小楷《養生論》拓本,出自萬歷31年董其昌編輯《戲滿堂法帖》。紹圣二年四月八日書,蘇軾時年60歲。
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后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又學李北海,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樸茂的風格。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系,蘇軾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于虎口之間,類似于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
蘇軾小楷《養生論》
蘇軾小楷《養生論》拓本
《養生論》原文: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兩失,其情試粗論之。夫神仙雖不目見,(然)記籍所載,前史所傳,較而論之其有必矣。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至于道養,得理以盡性命,上獲千余歲,下可數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而曾子銜 更多>>本文導讀: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北宋的大文豪蘇軾有四味“長壽藥”,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
無事以當貴
蘇軾的意思是不要太在意功名利祿和榮辱得失,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即使面對變幻莫測的世界?!饵S帝內經》有言: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中醫認為,正氣是人體保持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正氣充足,病邪就無從下手。這相當于國防力量強大了,內憂外患減少很多,國家就會安定。
早寢以當富
早睡的生活作息規律對健康也非常重要。在《黃帝內經 上古天真論》中,黃帝問為什么遠古時代的人超過50歲了依舊動作靈敏,沒有衰老的跡象?岐伯回答了好幾個原因,其中一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非常規律。由此可知,遵循大自然規律,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安步以當車
這強調了適當行走的重要性?,F在是電器化、機動化的時代,外出有車,上下樓有電梯,體力活也較少,可以說現代人非常缺乏
更多>>本文導讀:梳頭是中醫的一大養生方法,中醫認為經常梳頭能疏通經絡、通暢血脈,預防白發,蘇軾也通過梳頭的方法讓自己身體變得更健康,下面我們從蘇軾看中醫梳頭養生方。
蘇軾是北宋文學家,作為一代文豪,他的文學被后代人推崇,蘇軾一生坎坷,還沒60歲就已經老態龍鐘了,后臺他接受名醫的勸告,每天堅持梳頭,這樣的養生方法讓他仿佛變了一個人,下面我們來看看梳頭養生方法的介紹。
北宋年間的大文學家蘇軾,一生坎坷,特別是當年被貶到廣東惠州邊遠地區后,由于嚴重的精神創傷和生活驟變,使他形容憔悴,陡見衰老,未滿60歲已須發變白、牙根動搖、老態龍鐘了。為了健身,他接受一位名醫勸告,堅持早晚梳頭三四百遍。僅半年多時間,就逐漸從精神壓抑和體能衰弱中恢復過來,身健心朗,面色紅潤,前后判若兩人。因此,他在詩中寫道: 羽蟲見月爭翩翻,我亦散發虛明軒。千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入霜蓬根。 大意是:在皎潔的月光下,秋蟲翩翩起舞,我站
更多>>蘇軾,又名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國北宋著名的詩人、書畫家。他對養生之術也頗有研究,后人為其編纂的12卷《東坡養生集》詳細記載了他的養生經驗,實為我國古代資料難得的記載。
一、和、安二字養生法
蘇東坡才華橫溢,好仗義直言,不善迎逢,因此得罪權貴。自他中年后,遭遇了人生的最大挫折,貶官而致流放。四起四落,坎坷一生。但他始終熱愛生活,對人生抱著積極的態度,并善于在困難挫折之際樂觀自處,且有養生法寶和、安二字。記載他與沈括合著的有關醫藥論述的《蘇沈良方。問養生》中認為:養生在于和、安二字最為重要。安即靜心,以減少外界的誘惑;和即順心,以順和來適應外界事物的變化。
據記載,一位吳姓老人傳授他們一個養生訣,其意為:一個人處在任何環境下,都要保持心境的安適隨和、頭腦冷靜,才能適應客觀外界環境的突然變化,經受得住社會生活事件與打擊,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以求得身體健康。因為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
更多>>目錄:
第一章:德宇戒法知節食樂思 古人養生9字訣
第二章:盤點日常養生保健中的多與少
第三章:日常養生保健誤區
蘇東坡、孔子、呂坤等作為古代偉人的代表,除了文學方面造詣獨特,他們也有獨特的,下面小編盤點一些古人,并告訴你一些日常養生保健知識和養生誤區,一起去看看。
德宇戒法知節食樂思 古人養生9字訣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蘇軾)認為,養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
一德。
明代養生家呂坤說:仁可長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
二宇。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養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醫學家萬密齋指出: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日慎動,三日守時,四日卻疾。
五知。
宋
更多>>蘇軾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在語文課本中大家就應該學習過他的很多詩詞,蘇軾不僅是文學家,還是養生家,擁有自己的一套,想知道他的養生秘訣嗎?一起來看看吧!
蘇軾(公元1037年~1101年),號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同時又是一位養生家。他一生遭遇到眾多的磨難,卻始終保持著豁達、開朗的性情。無論環境怎樣惡劣,條件怎樣艱苦,他都能進行自我的心理調理,順應事態的發展。他的被歷代養生家所推崇。
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帶來一張上好宣紙,求其墨寶,并希望討點。蘇軾爽快地揮筆寫下無事以當貴,早寐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他的朋友看后,一臉的茫然,蘇軾笑著解釋道,養生長壽的秘訣,全在這四句話里!
無事以當貴:人活在世上,不要去追逐功名利祿,不要留戀官場富貴,也不要將榮辱得失看得太重。成書于春秋戰國時代的《黃帝內經》就提出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養生觀。因此應將精神從追逐身外的
更多>>導讀: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天資聰穎,才華橫溢,仕途上幾回大起大落,但卻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在生活中找到樂趣。 站
在養生方面,蘇軾廣為吸納儒道佛家養生論與養生法,認真體驗,把養生融入生活習慣,他的著作涉及養生方面的內容頗多,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方法。
潛心養性
蘇軾是北宋的曠世奇才,他雖才華橫溢,但不善逢迎,因此屢次得罪權貴,仕途幾起幾落。面對這樣的逆境,蘇軾痛苦過,徘徊過,但最終能笑對榮辱得失、苦樂貴賤,除了他天生豁達、樂觀的性格,還與平日生活中注重修心養性是分不開的。
蘇軾深受佛道二派影響,潛心養性。晚年,在流放海南期間,他在身處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惡劣境地中,仍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對待,保持愉悅心境,樂觀地生活著。蘇軾以此精神對待人生的一切不如意。遭遇挫折
更多>>當今社會,訂餐軟件那么多,還有多少人愿意自己下廚房去做呢?網上訂餐是方便,但長期下去,健康卻消失無影。所以,甩開你的“懶惰”,走進廚房,操練起來吧?;蛟S,你還需要跟我學一下如何做好蘇軾月餅
2.212將水油皮的材料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
3.水油皮面團和油酥面團分別分成大小均等的18份,并靜置松馳15分鐘右。
4.取一個小的水油皮面團,在手掌心壓扁,把小油酥面團放在壓扁的水油皮上,把油酥包起來。
5.1把卷好的面團,再次用搟面杖搟成長橢圓形面片,再次卷起來。
6.2包好的面團收口朝上放在案板上并用手掌壓扁,用搟面材把面團搟成橢圓形,搟好的面片從外往內卷起來。
7.將卷好的面團用搟面杖搟成圓形面片。
8.將豆沙包入咸蛋黃。
9.把豆沙包蛋黃餡再包入面片里。
10.將包好的月餅坯子收口朝下依次放入烤盤里。
11.在面團表面刷一層蛋黃液,撒上黑芝麻。
12.進入烤箱180度上下火20--25分出爐
更多>>“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軾的詞我們都見到了它多愛竹子,卻忘了他可是一個大大的吃貨,甚至愛吃肉愛到世界上出現了一道“東坡肉”的佳肴。蘇軾的《食豬肉》詩云:“……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笨捎钟卸嗌偃酥?,蘇東坡也是個知人參、懂人參、愛人參的呢!
蘇軾少時多病,常年服藥,在各種滋補藥材中獨愛人參,在《紫團參寄王定國》中說道:將人參放置于我的牙齒與腮頰中,豈不是勝過美酒好茶?這說明蘇軾時常會嚼食人參,同時也出過詩句頌揚人參的美好。
單用人參可大補元氣,強心救脫,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脫液所致元氣欲脫,神疲脈微,對于蘇軾從小體弱的情況是再合適不過了。他曾在《小圃五詠?人參》中寫道:“糜身輔吾生,既食首重稽?!北磉_了他對人參的感謝,感謝人參犧牲自己保全他的性命,讓他身強體壯。
更是為著這層喜愛和感激,蘇軾以“濟民” 之姿,選擇在廣東惠州的羅浮山上移栽人參,常年吃人參種植人參的經驗中
更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養生有四大基石,有飲食養生、藥物養生、心理養生、運動養生。實際運動養生更值得推薦。那么,運動對養生有什么促進作用呢?怎么運動才能養生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運動養生有四大功效
1、講究循序漸進的鍛煉,養生式運動;講究身心的統一鍛煉(修煉),注重身、心的整體性調控;能逐步改善和增強內臟功能。運動養生是通過提高人體身心調控能力,平衡、協調統一人體內外環境,運用主動調節方法激發生物體自我修復能力,從而改變不良體質狀態,提高身體素質,達到強身去病、延年益壽的效果!對生活、工作和個人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人是由身心兩部分組成,中醫對人體的健康講究平衡,守中。一般運動多為肢體的運動,而運動養生是運動和養生的結合,注重身體和心理的整體修煉,涉及到人體各個方面的調控能力,比如人與環境的調攝、飲食營養的調攝、脾胃消化的調攝、心腦血管循環的調攝、代謝排泄系統的調攝、內分泌的調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