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藥養生
2020-12-23一到秋季都會感覺身體皮膚干燥起皮,而且容易感冒及上火便秘等。主要是秋季氣候比較干燥,下雨量不是很多引起的,那么適合中藥秋季養生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吧,同時進入秋季后,進補也是比較合適,因為出汗量比較少,可以適當吃些滋潤的東西來調理,下面一起來看下中藥秋季養生吧。
? 1.百合,清心養神
百合味甘、性微寒,歸心、肺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潤肺解渴、止咳止血、開胃安神的功效。適用于陰虛久咳,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癥狀。
2.梨,生津潤燥
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于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癥、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梨是最常見的清肺食物,可以將它蒸著吃,可以煮湯,還可以搗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療咽喉痛,效果極佳。
3.白蘿卜,清肺潤喉
白蘿卜是中醫食療經常選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預防癌癥發作
更多>>導讀:2020秋季進補,中藥是個好選擇,那么2020秋季養生中藥有哪些呢?養陰潤燥的中藥是首選,下面小編為您介紹12款2020秋季養生中藥,你可以根據自己體質選擇適合的中藥進補。
2020秋季養生中藥
中醫認為,2020秋季有利于調養生機,去舊更新,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2020秋季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調理脾胃、清心安神的飲食進行生理性調整。藥補是2020秋季進補的一個重要方法,今天小編為您推薦12種2020秋季養生中藥。
1、玉竹
玉竹味甘、微寒、性平,歸肺、胃經,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合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適合干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干的,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玉竹多跟沙參、麥冬等藥材搭配。
2、銀耳
銀耳被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雖補,但價格昂貴,而銀耳無論顏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價格便宜。銀耳具有強精、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
更多>>秋季養生 立秋起居易早睡早起
今年立秋是8月7日,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立秋起居調養宜早臥早起,是因為“早臥”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多。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于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
一般來說,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比較合適。既順應陽氣的收斂,又能舒展肺氣。早起時在床上放松四肢閉目養神一會再起床,避免臥睡貪冷。此外,立秋過后可逐漸增大運動量,但不適宜高強度的運動,應避免過度出汗,同時還可選擇“鳴天鼓”等保健運動。
秋季養生 秋季進補宜用中藥
秋季萬物收藏,人體也宜收斂。秋燥易傷肺,肺旺而肝弱,脾胃也會受其影響,故這一時令用藥,以潤燥為主,輔以滋養氣血??蛇x藥物如下。
1、養肺潤燥藥:麥冬、天冬、石斛、玄參、生地黃、沙參、玉竹、黃精、阿膠、白芍、天花粉、百合。
2、潤燥
更多>>導讀:可治療秋季便秘的10種中藥。秋天氣候干燥容易導致便秘,若不及時治療會影響身體健康。那么如何治療便秘?下面推薦可治療秋季便秘的10種中藥,一起來看看吧。
可治療秋季便秘的10種中藥
便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大多患者都喜歡自己吃藥解決。根據中醫的理論,便秘應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辨證分型論治,下面推薦可治療秋季便秘的10種中藥:
1、當歸
當歸60克,白芍9克,火麻仁30克,郁李仁15克,蓯蓉15克,黑芝麻24克,甘草6克。水煎,沖蜂蜜60克,溫服。主治年老或久病津液短少所致的便秘。
2、肉蓯蓉
將肉蓯蓉5克、當歸5克切碎或研粉,剛沸水150毫升沖調,早晚空腹服用,連服3~4周。肉蓯蓉可溫腎陽而通便,當歸能補血潤燥而通便,兩者結合可增強溫陽潤燥通便效果。
3、生甘草
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開水沖泡服用。服用方法就是每天1劑。這個秘方是專門治療嬰幼兒的便秘,效果十分的好,一般用藥半
更多>>導讀:有效治療秋季便秘的中藥方。秋天氣候干燥,容易引起便秘。那如何治療便秘?下面推薦幾個有效治療秋季便秘的中藥方,一起來看看。
有效治療秋季便秘的中藥方
1、當歸白芍治便秘
配方:當歸60克,白芍9克,火麻仁30克,郁李仁15克,蓯蓉15克,黑芝麻24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沖蜂蜜60克,溫服。
功效:主治年老或久病津液短少所致的便秘。
2、麻仁杏仁治便秘
配方:麻仁、杏仁、瓜蔞各等份,白蜜適量。
制法:3味共為細末,白蜜煉為丸如棗大,日服23丸,溫開水送下。
功效:本方清熱潤腸,適用于熱結所致的便秘。
3、人參白術治便秘
配方:人參9克,白術、茯苓各12克,黃芪15克,黃精、當歸各10克,柏子仁10克(沖),松子仁10克(沖),甘草7克。
制法: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本方適用于氣虛便秘。
4、沙參玉竹治便秘
配方:沙參、玉竹各50克,老雄鴨1只,調料適量。
制法:將鴨去
更多>>導讀:秋天上火吃什么中藥?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那么秋天上火吃什么中藥?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秋天上火吃什么中藥
中醫認為,在人體內有一種看不見的火,它能產生溫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能源,推動生命的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火則生、無火則死,火在一定的范圍內是必需的,但超過正常范圍就是邪火了,就會表現出病癥,統稱上火。中醫認為上火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癥。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導致上火。而秋天上火主要是由干燥引起的,秋天氣候干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所以容易出現上火現象。以下是有效治療秋天上火的中藥:
1、潤燥清火
配方:連翹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決明15克。
適應癥:燥氣化火,耳鳴目赤,牙齦咽喉腫痛。
2、生
更多>>秋季養生一定要注意防燥防寒,若稍有不注意就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在秋天使用中藥來泡腳不僅僅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還能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中藥泡腳是通過溫度和藥物利用皮膚的御邪、分泌、吸收、滲透、排泄、感覺等多種功能,針對局部及全身的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有相當一部分人一進入秋冬季節,就會出現手腳冰涼、咳嗽等癥狀。養生保健專家提醒大家,為了預防這些毛病的出現,一進入秋天就應該養成泡腳的好習慣。下面由專家向大家介紹幾種既簡單又有效的中藥泡腳配方。
一、生姜泡腳法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生姜屬于辛溫解表藥物,具有袪寒解表的功效,毒副作用很小。中醫養生小常識認為,生姜不僅能夠刺激毛細血管,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秋冬季節怕冷、手腳易涼的人,應當選擇用生姜來泡腳。
健康養生專家提醒說,選擇生姜泡腳并不是將生姜加入熱水中浸泡,而是用15-30克的生姜,把生姜拍扁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蓋上鍋
更多>>想減肥的mm,常常把美食拒之門外。忍受著美食誘惑,吃什么補發胖呢?其實,減肥我們不一定要餓肚子,吃的飽也可以瘦下來。秋季養生食譜教你飽著瘦。
枸杞消除周末水腫,打造一周新氣象
枸杞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滋陰、護眼、增強免疫力。歷代醫家在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癥時常使用枸杞。最近英國人還在研究中發現了枸杞具有延緩衰老的功效,但報友們要注意啦!枸杞子只有在堅持食用的情況下才有藥物價值哦,偶爾吃一兩次是沒有效果的。四季養生食譜 輕松打造巴掌小v臉
darr;點擊圖片直接進入darr;
枸杞消水腫減肥食譜:
早餐:薏米粥1碗、小黃瓜1份、枸杞30克泡水喝
中餐:黃花菜1盤、米飯1/2碗
晚餐:蔬菜湯1份、米飯1小碗、枸杞30克泡水喝秋季養生食譜 教你吃出白嫩肌膚
枸杞食譜主要利用枸杞達到消除水腫的作用,比較適合周一食用。因為周未難免大吃大喝,或出去聚會、熬夜等,很容易導致
更多>>入秋了天氣轉涼了,各種流行病也開始泛濫起來,一不小心就會成為這些疾病的困擾者。尤其是男性朋友秋季更需要養生保健。下面就為大家推薦5個男性秋季養生的妙招。
1、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在人體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身體抵抗外來侵害時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活力都和維生素有關。因此,秋季感冒流行季節,別忘記每日服用維生素c片劑,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例如獼猴桃、橙子。為使呼吸道黏膜經常保持濕潤,還要補充維生素a,最佳來源是茴香、胡蘿卜和甘藍。此外,經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們富含維生素e。
2、按摩3個穴位
通過對3個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秋季容易出現的上火、炎癥,提高免疫力。這3個穴位分別是大椎穴(低頭時,頸后最突出的椎骨下方)、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所形成的肘橫紋外端,再向外移1.5寸處)、風門穴(大椎穴向下移兩個骨節,再向左右各移一指半處),可以用中指指腹對各
更多>>秋季,對女性來說,又是新的一輪挑戰。在越來越講究養生的今天,要是不知道一些養生飲食寶典就太對不起自己啦!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這時,如果不注意,會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那么,來看看我們為您介紹的部分秋季食物。
大蒜和洋蔥
大蒜和洋蔥能夠使人精神暢快,增強人體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蔥會還可使人體呼吸順暢。
姜
姜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鎮咳、退燒、減輕疼痛,還能有效抑制疾病。姜是一種很好的抗毒物質,能殺菌和抗霉菌,是治療風寒和流行性感冒的有效食品。
海藻
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秋梨
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甘蔗
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