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心理
2019-10-06很多人因為某種原因導致了心理上的恐懼感,時間久了就成了一種疾病,給生活和工作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但是如何克服心理恐懼癥呢?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情緒大起大落會給心理上帶來傷害。要克服心中的恐懼感一定要正確認清自己,如果自己無法克服,可以選擇向心理醫生咨詢。
如何克服心理恐懼呢?
人吃五谷雜糧,人有七情六欲,世人都會生病,只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行為有別,所以患病的可能性也有所區別。我們經??吹揭恍酚^的人很少受到疾病的困擾,而有的人總是跑醫院。特別是心理恐懼癥,多數都是因為自身心理負擔過重、遇事愛鉆牛角尖引起的。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喜歡看恐怖電影,長期如此,也會患上心理恐懼癥。
通過上述的原因,我們得知心理恐懼的形成原因,從而對付心理恐懼就不難了。首先,我們要提高自身對事物的認知,開拓自己的視野,客觀的認知世界,積極面對生活的各種處境,無論好與壞,都要有正確的思維分析對待。樹立正確
更多>>以心理影響糾正偏食
偏食是指兒童不喜歡某一種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種不良的進食習慣。偏食在兒童中很常見,在城市兒童中約占25%左右。偏食,父母不妨從心理方面找找原因。
首先,父母在心理上是否給造成了不良影響。許多兒童偏食往往是受父母的影響而形成的,有的父母在面前說:“我不吃韭菜?!庇谑?,也跟著不吃韭菜。有的父母不喜歡吃鴨,于是家里就很少買鴨,并從語言和表情上流露出厭惡吃鴨,這一切都會使不吃這些食物。
其次,是否常有不良聯想。兒童常常會以一種事物或現象聯想某種食物,從而拒絕吃該食物。例如有的因為看見把糞便澆在青菜上的情景而不愿意再吃青菜。
此外,父母可能在無意中強化了的偏食心理。隨著味覺的變化,兒童對某些食物可出現偏愛的傾向。有的父母為了讓吃得多一點,明知偏食不好,還要投所好。許多父母在買菜之前,往往先問問自己的:“你喜歡吃什么菜?”只要喜歡吃的就買。其實這樣做,無形中強化了的偏食傾向
更多>>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關注人們心理、精神健康,再次成為熱門話題。然而,現代青壯年以及職場的心理健康卻不容小覷。
青壯年成為發病主力軍
來自南京市精神衛生部門的一份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我省精神障礙、心理疾病的患病率,由10年前的10%左右,已上升至目前的14.7%左右,其中躁狂型、精神分裂型重癥精神病發病率約為1%-1.5%。全省現有重性精神病患者80-100萬左右,南京約有68萬人。
今年以來,南京某腦科醫院精神心理科的日門診量都在800-1000人次,比10年前增長2倍多;上升最快的,是抑郁癥、焦慮癥、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等幾類。
這家醫院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精神病人是20-50歲的青壯年;前來就診的,相當一部分是由升學、就業、買房、情感等原因引起的,其中不乏高級白領和大學生。
引起精神病的原因很多,目前醫學上能肯定的,只是遺傳因素,易感人群體內有發病基因;其次,是社會 更多>>
最新結果顯示,頻繁稱體重的女生比不常稱重的女生更容易長胖,有些人增加的體重甚至比后者高出一倍。
這項研究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開展,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青春期健康雜志》上。
此項研究的對象是明尼蘇達州2516名初中和高中的男女生,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為期5年的跟蹤調查。
在1998—1999學年的調查中,近10%的女生說自己經常稱體重。到2003—2004學年,這10%女生中的92%告訴研究人員,自己養成了一些不健康的控制體重的習慣,其中38%的女生承認自己正在采取極端減肥方式或者形成了不良生活習慣。這些習慣包括經常不吃飯或暴飲暴食,吸煙,吃、催吐劑或瀉藥等等。而那些在1998—1999學年聲稱自己不經常稱量體重的女生中,只有68%說自己養成了不良生活習慣。
明尼蘇達大學公共健康學院教授黛安娜·諾伊馬克·斯坦納是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據她分析,研究結果反映出少女對自己的體重很擔
更多>>心理學家發現,用行為科學分析肥胖者攝食行為的特征和運動類型,能有助于培養肥胖者正確的行為。減肥除了服用藥物、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外,還可以通過心理治療來糾正其異常反應造成的不當行為。因此,特別推出了一套減肥心理操,大家不妨試著做一做。
第一招:受刺激法
原理:讓自己面臨美味佳肴,正欲狼吞虎咽之時,馬上受到厭惡的刺激,以抑制食欲。
做法:肥胖者可以在冰箱旁,貼上自己因體態臃腫而遭人嘲笑的漫畫,或者將自己大腹便便的照片置于餐桌上,一邊看照片,一邊吃飯。
提醒:看過瘦身男女的朋友都記得里面肥肥女對著照片的情景,那種對肥肉的憎恨表情非常寫實,而朋友不能光對著照片“憎恨”,還要積極樂觀尋找瘦身的最佳途徑。
第二招:獎勵法
做法:肥胖者可利用獎勵的辦法來堅定自己減肥的決心。獎勵的辦法多種多樣。其中一種做法就是每堅持減肥一天,就丟一個硬幣進儲錢罐,獎勵自己買喜歡的東西。但是請記住,千萬別往嘴里獎食物。
更多>>62歲的唐女士退休前是機關的領導,精力充沛、雷厲風行,在單位是有名的女強人。大約一年前,唐女士的丈夫因病去世,孩子又不在身邊,但她依然堅強地一個人面對生活。然而更加不幸的是,半年前唐女士被確診為糖尿病,但不知道為何血糖就是控制不住,忽高忽低,最近還總是感覺到胸悶、胸痛和心慌,讓子女們焦心不已。無奈之下,唐女士住進了鼓樓醫院內分泌科。
住院期間,內分泌科的護士細心地發現唐女士雖然白天人多的時候開朗健談,但每當夜深人靜時,卻輾轉反側,久久無法入睡,有時候還能聽到她輕輕的嘆氣聲,好像滿懷心事。得知這個細節之后,唐女士的主治醫生特意聯系了醫學心理科趙鵬醫師為她會診。
針對唐女士的癥狀,趙鵬醫師為她開了一些抗抑郁的藥物和有助于睡眠的藥物作為輔助治療,并囑咐她要積極尋找新的生活寄托,放開自己封閉的內心,多與家人、朋友交流,重新快樂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和心理疏導,唐女士的血糖控制得很好,睡眠也漸
更多>>導語:男人再強大,心理上也是需要經常進行調節的。大家都知道,身體的生長發育需要各種營養,如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維生素和水等,事實上,心理營養也非常重要,若嚴重缺乏,則會影響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營養素有哪些呢?
第一,最為重要的精神營養素是愛。 愛能伴隨人的一生。童年時代主要是父母之愛,童年是培養人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確的父母之愛,就將影響其一生的心理健康發育,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礙都與童年缺少父母之愛有關。少年時代增加了伙伴和師長之愛,青年時代情侶和夫妻之愛尤為重要。 中年人社會責任重大,同事、親朋和子女之愛十分重要,它們會使青年人在事業家庭上倍添信心和動力,讓生活充滿歡樂和溫暖。至于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關鍵。愛有十分豐富的內涵,不單指情愛,還包括關懷、安慰、鼓勵、獎賞、贊揚、幫助和支持等。一個人如果長期得不到別人尤其是自己親人的愛,心理會出現不平衡, 更多>>青春期的女孩心理
1、青春期的女孩會對異性明顯的關注
對異性的明顯關注是少男少女在青春期里一個最顯而易見,也最正常不過的表現??晌覀冊S多家長和老師卻將女孩子對男明星的思慕,對男孩子的好感視作是洪水猛獸、認為這種心理羞愧可恥,從而采取不當或過激的處理方式。
2、青春期的女孩極度追求個性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反叛心理也越來越重,總企圖追求一種個性的解放,企圖在蕓蕓眾生中彰顯自己的獨特。這本無可厚非,關鍵是,她們往往會不惜一切代價標新立異,只要與眾不同,就不管是否合理。這種情況出現多了,很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還有一些孩子的追求個性,其實就是一種目光渴求癥。真正的個性是一種內心上的,不局限于外表,一味追求自己與眾不同,也是一種心理問題。
3、青春期的女孩反應激烈,有失偏頗
雖然每個人對同樣的事物反應速度與程度各有差異,但一般不
更多>>黃金剩女要怎樣克服心理障礙,才能獲得幸福呢?看著周圍的朋友同事一個個步入婚姻的殿堂,在一旁大秀秀恩愛親密,黃金剩女們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黃金剩女的四大心理障礙
恨嫁是黃金剩女永恒的心理狀態。她們每天都在渴望有個人陪著逛街、吃飯,回家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堵墻。那么,黃金剩女們不同的心理想不想知道怎樣克服心理障礙,才能得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呢?我們針對黃金剩女不同的心理障礙,給出各自的解決之道。
一、擔心對未來老公不夠了解
解決方法:男女雙方需要不斷地加強相互之間的了解,加深感情,這是最重要的婚前心理準備。這項準備若不充分,其他準備再完備也不能保證婚后生活美滿幸福,縱然是婚前物質準備應有盡有,亦難以彌補心理的損傷,維持夫妻真摯的恩愛。建議還是多了解一下再考慮結婚,或者婚前長談一次,盡可能多的互相了解,或許可以消除對未來婚姻的恐懼感。
二、擔心婚后不自由
解決方法:嘗試承擔。怎樣克服心理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