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兩季養生知識
2019-10-07體溫過高的中暑,通常病人身上是乾燥的,降低體溫最重要。首先,先鬆開患者衣服,將一條吸水力強的毛巾或衣服裹在患者身上(維持散熱功效),讓他躺下。之后,將大量冷水(冰水刺激性太強)澆淋在患者身上,也可利用灑水器沖水,讓患者體溫降到攝氏38度左右,移入涼爽室內,若體溫未降,應儘速送醫。小孩中暑則可先按摩四肢及身體,再以冷水擦拭或沖拭身體,可避免周邊血管過度收縮。
熱衰竭則剛好相反,是水分大量流失所致,比如大量出汗,卻未補充足夠水分?;颊邥衅つw濕冷、虛脫、手腳冰冷等情形。
救急法2:
熱衰竭患者血壓低,應先將患者移到陰涼地方躺下,抬高腿部,頭低腳高,讓血液回留。
患者若意識清醒,可以多喝含鹽分的飲料,如運動飲料等,或是在1000cc水中加入1茶匙(1克)鹽。此外,含鉀高的水果如香蕉等,也可以幫助補充失去的水分及礦物質。
熱衰竭患者體溫較低,因此不要喝冷水。另外,如果突然碰到昏迷休克的
更多>>現在正值春夏交季時節,寒濕氣最重,冬天的濕寒還沒離開,陽氣上升的春季卻夾雜返春的寒氣。這時與朋友聚會暢飲,要慎選啤酒,因為雖然幾乎所有的酒類都是溫性,但啤酒卻帶寒性。所以,在這個季節,啤酒不應是聚會首選,白酒和紅酒才是最佳助興之物。
廣東省中醫院體檢中心主任、血液科副主任醫師崔徐江分析,從中醫角度解釋 ,春夏交季的季節特點是:陽氣升發、多風多雨、夾濕寒,冬天的濕寒還沒離開,夾雜返春的寒氣。在起居上最好早睡早起,早起吸收陽氣,早睡收藏陽氣。如需外出運動,也要選擇太陽出來時再運動,霧天容易導致寒濕侵襲。
在飲食上,過夜的生冷海鮮不能碰,因為生冷且過夜的海鮮,容易生長引起呼吸道、腹瀉疾病的沙門氏菌。即使煮熟了、細菌死后但毒素仍然存在。啤酒在這個季節喝是很危險的。酒類一般是溫涼的,但啤酒卻是寒性,這個季節以寒濕為主,喝啤酒只能雪上加霜。 崔徐江主任說,如果聚會中非要喝酒,首選的最好是白酒和紅酒
更多>>食物與藥膳
藥膳療法是祖國醫學寶貴遺產之一,它包括藥粥、藥茶、藥酒、藥飯、藥菜等。按其藥物組成不同,功效略有差別。保健藥膳應是具有補益人體氣血陰陽的不足、扶正固本和對某些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的藥膳?,F代醫學研究表明:這類藥膳多含有豐富的為中、老年健康所需的化學成分,具有調節某些生理功能及延緩衰老作用?,F推介幾種藥源分布廣泛、價格低廉、效果明顯、加工制作簡單、服用方便的老年保健藥膳。
一、黃芪茶:黃芪(切成薄片)15-20克,置保溫杯中,用開水浸泡半小時后,即可代茶飲。飲完加開水繼續浸泡。次日換藥??蛇B續服用3個月以上。黃芪為補氣諸藥之首,能益元氣、壯脾胃、療虛損、抗衰老。營養分析表明:黃芪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質和多種氨基酸。實驗研究發現:黃芪能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促進物質代謝,降低細胞中脂褐素含量。長沙老年康復醫院部分體質虛弱的中、老年人入秋后堅持以黃芙水代茶喝,冬季感
更多>>1、冬季養生知識
1.1、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1.2、護點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1.3、多點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于2000-3000毫升。
1.4、呼點氣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人在缺少新鮮空氣的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惡心、食欲不振等現象。
2、冬季養生食譜
2.1、蓮藕燉排骨
蓮藕有涼血補血功效,肋排骨含高質量的鈣和膠原蛋白,蘑菇和筍有豐 更多>>
艾灸是中國古老傳統的中醫療法之一。世界上恐怕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將一種草發展成千年的文化,也沒有哪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那樣用熾熱的情懷來對待一種草。世界上更沒有哪種植物能夠造福于眾生,數度救民于疾苦。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草能稱為百草之王,那它就只能是艾草!我國至今還留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民間諺語。 艾灸是中醫治疑難病中的寶中之寶,在傳統醫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一千多年前,艾灸療法已傳入日本,其后陸續傳入東南亞、印度次大陸、歐洲等地。如今針灸療法已在世界各地普及,而艾灸療法已成為世界醫學的組成部分。 當國外開始重視外用藥時,中國在外用藥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已經遠遠走在世界的前面。在我國,1700年前,已開始用透皮給藥的方法隔物灸。艾灸療法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治病方法之一。它是用藥物灼燒穴位,將熱能轉換成生物內能,激活人
更多>>一、秋分養生知識
1、秋分節氣飲食原則
平衡營養:營養學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制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秋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性,營養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欲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特別應多吃耐嚼、富于纖維的食物。 秋季的飲食養生原則應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甘、淡、酸、滋潤的食物的進食,但不可太過。進食時,應細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完全吸收,又能通過纖維食物保持腸道的水分的作用和咀嚼,以生津潤燥,達到防治秋季咽喉干燥、腸燥便秘等不良反應的目的。
少辛增酸: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于秋,肺氣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
更多>>春分養生知識
1、春分養生應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應當起居有常,勞逸結合,使生活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利用生機盎然的好時機,多做戶外活動,放松身心。
2、春分養生應調理情緒
此時人體的血液和激素活動正處于相對的高峰期,而氣候的驟變會導致人體的平衡失調,誘發高血壓、心臟病及月經失調,且易產生眩暈、失眠等癥,是疾病的多發時間,所以要避免情緒波動,調理情緒頗為重要。
3、春分養生可進行中醫調理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養生重在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適當選用一些中草藥煎服也是很有效的辦法,可選擇應用一些養肝、疏肝、清熱的中草藥,有效預防疾病發生。
4、春分養生飲食習慣要改變
春天養肝,宜多吃辛溫發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發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
更多>>小暑養生知識
1、小暑養生知識
1.1、多喝水
小暑時節要多喝水,因為天氣的原因,人體水分大量流失,導致身體缺乏水分的滋潤,滋生出大量的細菌,因此多喝水是很好的事情。
此外,小暑是中暑的高發時期,而喝水尤其是喝溫鹽水能夠幫助人們滋潤身體,避免因為缺乏水分而導致中暑的情況出現。
1.2、適當午睡
因為天氣的原因,在小暑很多人的睡眠都存在一些問題,睡眠質量下降,人就會出現精力不足、頭暈等情況,而保持適當的午睡能夠幫助人們補充精力,減少身體上以及精神上的疲勞感。
1.3、適當的舒緩情緒
適當的舒緩情緒也可以幫助人們健康度暑,因為小暑天氣的原因,人們往往會變得心煩意亂,脾氣暴躁,而在這種情況下,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會加速血液上涌,使得腦部血管難以承受,從而誘發腦血管疾病。
因此,在小暑吃一些可以清心的食物,經常做一做減壓運動,這樣便可以幫助我們很好舒緩情緒,保護身體的健康,減少腦血管疾病出現的幾率
更多>>按摩養生知識
1、按摩養生知識
腳是人體的最重要地方,它里面有許多穴位的,比如:石家莊中醫告訴你按哪會使得你身體如何?會有什么效果,一般中醫幫你按有的人會適應這種方法,有的人則不太適應當然不用勉強自己,按摩是一種享受,不要讓自己感覺到疼痛。
經常泡腳就是一個好方法,當然人們也會添加一些中藥,讓自己更加舒服,達到想要結果,從而對身體也有益處。
神經衰弱:用藥:夜交藤500g。
用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后,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腳濕氣、干裂者:用藥:白鳳仙花30g、皂角30g、花椒15g。
用法:上藥任選一種,放入250ml醋內泡24小時后,睡前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分鐘,連用7天。
風濕麻木:用藥:和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
用法:煎湯后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
中醫泡腳,不僅會自己身體好,對各種腳上不適的情況
更多>>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洞合诽K東坡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洞罅炙绿一ā钒拙右?/p>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痘莩绱航砭啊诽K軾_
思考:何為養生?
有人說養生就是保養身體。
有人說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
黃帝內經上說養生得道的人,必定是依托四時寒暑之變化而養生,喜怒調和而安貧樂道,節欲飲食而調陰陽,這樣才能外邪不侵,氣血調暢
呂氏春秋上說為“生生之道”,第一個生是動詞提高,第二個生是名詞生命力
總而言之,今天養生,避免明天養一堆醫生!
春天,萬物生發,樹的營養從根部向枝葉走,嫩芽吐露,人體的氣血也從里面向外走。
春生
違背了春天的時令規律,人體的少陽之氣就不能煥發生機,肝氣就會因此內郁而引起病變;
五臟對應的季節:春季--肝
一、春季養肝正當時
在中國傳統的醫學理論中,肝屬五行之木,春木旺,與春令升發之陽氣
更多>>